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公布了第二批节能服务公司备案名单,总共有523家节能服务公司入名。截至目前为止,已备案的公司达到了984家,获得工商注册的节能服务企业达到了3000多家。优惠政策的相继推出成为了节能服务公司数量增长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2010年4月2号,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家从融资、税务和财务制度等几个方面给予了节能服务产业支持。并且拿出了20亿资金作为节能服务公司的奖励资金,并且规定了地方财政亦要给予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奖励资金。
虽然节能服务公司的数量得到迅猛增长,但是这些节能服务公司依然对未来的发展存在诸多的担忧和疑惑。
首先,在2010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峰会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查艾军表示:“虽然合同能源管理安排了20亿的资金,但是却没有都用出去”。这是由于新的优惠政策虽然推出,但是难以落到实处。地方一些其他的政策和中央的政策产生了碰撞之处。中央的新政策贯彻到地方和行业实施,往往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矛盾之处。另外一个方面,根据《关于组织节能服务公司进行备案的通知》,新的奖励政策中只针对“利益分享型”且节能服务公司投入70%以上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这让节能服务公司处于了两难之地。资金一直是节能服务公司最头疼的事情,现在优惠政策出台后,公司都迫切希望能得到奖励资金。然而,利益分享型的合同让节能服务公司承受较大的风险,相对于利益分享型,这些公司更愿意选择其他类型的合同。此外,未入围备案名单往往让一些企业在与耗能企业洽谈项目时举步维艰。因为备案都集中在中央政府机关审核,所以这个备案名单产生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为了让合同能源管理的优惠政策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落实,2010年12月30日,国家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这个通知调整了针对节能服务的财政制度,促使节能服务公司的优惠得到落实。
由于节能服务产业的渐渐兴起,加上优惠政策的推出,许多大型的耗能企业考虑到自身的需求和产业拓展,开始建立自己的节能服务公司。由于大型耗能企业拥有强大的资金后盾和技术开发能力,这让很多中小型节能公司感到恐慌。然而一些大型的耗能公司对节能的需求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它们很难整合所有的节能技术或提供给自身全面优质的节能技术,则它们需要整合一些拥有某一项高端技术的中小型节能服务公司,利用这些中小型公司的优势资源。
纵观整个行业,节能服务行业依然处于一个初期发展的阶段。国家推出的一些政策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为了促使耗能企业的参与到合同能源管理中来,政策偏向于耗能企业。然而从财政部后面推出的补充通知可以看出国家开始重视节能服务公司的利益与优惠政策的落实。国家开始双管齐下关注节能服务的持续和全面的发展。新政策确实给力合同能源管理。